1.户外攀冰注意事项有哪些
将冰镐扎入冰面时,不要用力过猛,而且冰镐不要晃动,因为这样会使冰面破裂,影响其稳固性。踢脚时要用力使冰爪尖牢扎入冰面。能否使冰爪牢扎冰面,关系到身体的稳定和攀爬的质量。除安全带等必要的保护性措施外,攀冰时还必须配戴头盔,以防碎冰坠落。
将冰镐扎入冰面时,不要用力过猛,而且冰镐不要晃动,因为这样会使冰面破裂,影响其稳固性。踢脚时要用力使冰爪尖牢扎入冰面。能否使冰爪牢扎冰面,关系到身体的稳定和攀爬的质量。正确的动作是:提脚的同时以膝关节为轴,利用登山鞋的重量,使脚平稳地前踢,使冰爪的前两个前齿都能扎入冰面。注意:脚不要上下晃动,这样容易使冰面破碎而不牢固;另外,脚要平直如果呈八字型扎入冰面,就不能充分发挥冰爪的作用。除安全带等必要的保护性措施外,攀冰时还必须配戴头盔,以防碎冰坠落。
★攀冰前要勘察地形,考察冰质,选择攀登路线和时间。
★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冰质和天气对攀冰的影响最大。攀冰不宜选择冰太脆的地段,太脆的冰容易断裂,冰镐和冰爪抓不住。好的冰质表面冰层可能会稍稍发软,里层较硬,冰镐敲下去冰不易断碎。
★冰瀑的冰质不好或形势险恶时就需用安全绳索进行保护。
★除了一些人工浇筑的冰壁,攀冰一般选在深山峡谷之中,深山峡谷中的风很大,大风天不利于攀冰。
★将冰镐扎入冰面时,不要用力过猛,而且冰镐不要晃动,因为这样会使冰面破裂,影响其稳固性。
★踢脚时要用力使冰爪尖牢扎入冰面。正确的动作是:提脚的同时以膝关节为轴,利用登山鞋的重量,使脚平稳地前踢,使冰爪的两个前齿都能扎入冰面,第二齿应该抵住冰面。
注意:脚不要上下晃动,否则容易使冰面破碎而不牢固。另外,脚要平直,如果呈八字形扎入冰面,就不能充分发挥冰爪的作用。
★除安全带等必要的保护性措施外,攀冰时还必须佩戴头盔,以防碎冰坠落。
该答案来自极限户外网官方网站
2.攀冰有什么技巧
攀冰像攀岩一样,是一顶大多数人部可以参与的运动。需要注意的是,你当然不能有恐高症。另外,出于整个攀冰过程中脚踢手劈,力量较小的女士会觉得比较累,但采取了上方保护以后,即便坠落,也不会有什么危险的。所以,你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试练一下。
攀冰像攀岩一样,是一顶大多数人部可以参与的运动。需要注意的是,你当然不能有恐高症。另外,出于整个攀冰过程中脚踢手劈,力量较小的女士会觉得比较累,但采取了上方保护以后,即便坠落,也不会有什么危险的。所以,你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试练一下。
攀冰技术分为德式技术和法式技术两种:
法式技术:起源早于德式技术,其攀爬特点不日于一般的攀岩技术:它是用一支大冰镐攀爬,所以它采用两点支撑,一点移动技术,即用一只脚或一支冰镐支撑身体,移动另一只脚或冰镐,因此它的技术要求比较高,且冰坡超过60度时一般不采用此种方法。法式技术的要领是:双手在胸前横握冰镐,一手握冰镐三通处,镐尖向下,另一手握冰镐1/3处,双手间距离相当于肩宽。双臂用力将冰镐扎牢于冰面,然后依次移动双脚,反复进行。
德式技术:是比较安全的攀冰方法,与法式技术不同,它采用两支小冰镐,这样就和攀岩一样,是三点固定。现在大多数攀冰者都采用这种技术。
攀冰注意事项:
将冰镐扎入冰面时,不要用力过猛,而且冰镐不要晃动,因为这样会使冰面破裂,影响其稳固性。踢脚时要用力使冰爪尖牢扎入冰面。能否使冰爪牢扎冰面,关系到身体的稳定和攀爬的质量。正确的动作是:提脚的同时以膝关节为轴,利用登山鞋的重量,便脚平稳地前踢,便冰爪的前两个前齿都能扎入冰面。注意:脚不要上下晃动,这样容易使冰面破碎而不牢固:另外,脚要平直如果呈八字型扎入冰面,就不能充分发挥冰爪的作用。除安全带等必要的保护性措施外,攀冰时还必须配戴头盔,以防碎冰坠落。
攀登的秘诀:
抓:用手抓住岩石的凸起部分。
抠:用手抠住岩石的棱角、缝隙和边缘。
拉:在抓住前上方牢固支点的前提下,小臂贴于岩壁,抠住石缝,用力下拉引体向上。
撑:利用台阶、缝隙或其它地形,以手臂和小臂使身体向上或向左右移动。
推:利用侧面、下面的岩体或物体、以手臂的力量使身体移动。
涨:将手伸进缝隙里,用手掌或手指曲屈张。
开:以此抓住岩石的缝隙做为支点,移动身体。
蹬:用前脚掌内侧或脚趾的蹬力把身 体支撑起来,减轻上肢的负担。
跨:利用自身的柔韧性,避开难点,以寻求有利的支撑点。
挂:用脚尖或脚跟挂住岩石,维持身体平衡,使身体移动。
踏:利用脚前部下踏较大的支点,减轻上肢的负担,移动身体。
该答案来自极限户外网官方网站
3.学习攀冰有什么技巧
学习攀冰的过程是艰难和艰苦的。
从攀冰到混合路线攀登,再到冬季野外技术,循序渐进。最好跟有经验的指导学习,可以帮助你避免很多错误。
如果有系统的冰雪课程或讲座,就可以获取知识、提高技能,并提高你的安全意识,当然不是无偿的。 教学录象、书籍和杂志中相关的文章都是知识的来源,但坐在椅子上空谈对提高技术是没有作用的。
在开始了解错综复杂的冰雪状况、攀登动作以及保护技术之前,应该先通过大量的顶绳保护来学习。当你开始学习先锋攀登时,应该先从比较简单的线路着手(与你的顶绳技术比较)。
开始攀登之前,一定要根据路线的当前情况和气温等因素仔细判断,如果冰况变差或变薄,以前的情况介绍就没有什么价值了。 技术动作 “手劈脚踢”式的攀冰动作已经过时了。
生硬的动作为灵活、效率和可靠所代替。从攀岩中借鉴很多动作,如同冰面上流畅的舞蹈。
Stem(分腿侧撑),backstep(交叉步)、highstep(高跨步?)、heelhook(脚跟钩)、layback、bounce step(跳步)都是可以使用的动作。根据实际情况,找出最有效的攀爬方式。
你的目标应该是控制、技巧、均衡。 冰爪和靴子 你需要一双硬式单前齿或双前齿卡式冰爪。
许多高手信任单前齿冰爪,有些人甚至非它莫数。单前齿冰爪对于混合路线和薄冰特别合适,因为可以精确细致地踢入落点;在厚冰上,双前齿则更为稳定。
在温度较高或者较软的冰面上,双前齿也比较适用,而单前齿会把这种冰面划成烂泥。 确保齿尖锋利。
用手锉将他们锉成鲨鱼牙齿一般。然而使用的时候要小心,错误的踢冰动作很容易刮破衣服,你就只能心疼地尖叫“GORE-TEX®”(hehe)。
刚开始上冰的时候,你可能很难信任你的冰爪,尤其是天气很冷,使冰面很脆的情况下。很多初学者每上一步都要踢很多次冰。
没必要总是让你的脚和冰面过不去-一两次稳定、准确的踢冰足够支撑你的身体了。快速固定你的脚,然后把身体重量移过去,不过要确保安全。
如果踢冰或劈冰不稳,就无法作出后面的攀登动作。 在低角度水冰或中量级的高山冰路线上,平脚掌法式技术很好用。
使劲跺脚使冰爪下面的齿尖牢固地钉入冰里,扭转你的踝关节使所有的齿尖都咬住,然后侧着身体向上走。纯法式技术使小腿比较舒适,但在更陡峭的冰瀑上是难用且不安全的。
休息的时候,在小的斜面上仍然要放平脚掌。普通的方法是一条腿用平脚掌方式站直,并把身体大部分重量放在这条腿上,另一只脚用前齿固定(协助保持平衡)。
使用前齿技术,要选择最好的落脚点-比如前面冰镐凿出的冰洞、平的或凹入的冰面或一个小冰棱。准确有力的踢冰一两次就可以放妥前齿。
脚跟向下踩,放松你的小腿,并且使第二对前齿支撑在冰面上(编译者注:初学者出于恐惧心理,经常拼命翘着脚跟、身体前倾贴向冰壁,这样既疲劳消耗体力、还不易稳定),对于单前齿冰爪就形成稳定的三点支撑,而双前齿则形成四点支撑。当攀登薄冰或岩石时,将前齿放到岩棱上或裂缝里,保持你的脚稳定,避免打滑。
小冰镐 冰镐是攀冰者的终极武器。利用冰镐,你可以抓冰、砍冰阶、挖硬冰、拧冰锥之前用于定位,或者在雪坡上滑坠时用于自制动。
冰镐的关键部分是镐头(鹤嘴头)。镐头有三种基本形式:正曲线和直镐头用于高山攀登,反曲线用于冰瀑攀登。
保持你的镐尖锋利,获得良好的性能(用手锉)。镐头的另一端是铲头或锤头。
攀登冰瀑或混合路线时,一些攀冰者会选择两个锤头,这样需要敲岩钉时,可以方便操作,同时避免面部受伤(编译者注:大家不妨试验模拟一下,当一只手伸直上举固定不动,另一只手交叉在对侧操作锤子,会怎么样呢?呵呵,如果工具弹起来,正好打中自己面门!)。对于高山攀登,需要一个锤头和一个铲头,铲头用于挖冰雪,刨出步阶或平台。
镐柄是握持的部分,同时也是传递力量的部分。在陡冰上,6英尺(1.83米)以上身高的人可以选择50cm长的镐柄,较矮的人可以考虑45cm长的。
弯柄比直柄在凸冰上好用,而且可以防止指关节硌在冰面上。直柄镐在高山环境下更好用,因为在做靴镐保护的时候可以更容易插入硬雪里。
镐柄的尾端是锋利的尖钉,在低角度冰面上作为手杖时有用。比较钝的尾尖会在冰面上打滑,而过分锋利的又可能划破衣服,中等锋利就比较合适。
腕套也是很重要的,然而常常为人们所忽略。好的腕套应该易于单手套上和脱出,还应该牢固的系紧手腕,减少前臂的疲劳。
使用小冰镐劈冰的时候,象握球拍一样牢固的握住冰镐柄尾端,看准冰面上合适的落点,比如一个合适的凹坑、以前的镐洞或者坚固的冰片,差不多你能够到的远点,但是不要太远,如果你过分拉长距离,一旦落镐点不合适而你又想重新再来,想把镐拔出来就会非常费劲。弯曲肘部、将镐举到头后,然后向前发力(象鞭子抽打一样),将镐尖劈入落点。
如果你使用的是反曲线镐尖,镐尖入冰前手腕收力,使镐尖产生向下的轨迹,获得最大的侵彻效果,减小冰面的破碎。对于初学者,做不出咬腕的动作,可以尝试在挥镐动作的末端手肘向下用力。
冰镐劈入以后,手臂伸直,用腕套而不是你的手来承担体重。 劈冰的时候。
4.攀冰有什么技术
攀冰技术分为德式技术与法式技术两种。
法式技术:起源早于德式技术,其攀爬特点不同于一般的攀岩技术:它是用一支大冰镐攀爬,所以它采用“两点支撑,一点移动”技术,即用一只脚或一支冰镐支撑身体,移动另一只脚或冰镐,因此它的技术要求比较高,且冰坡超过60度时一般不采用此种方法。法式技术的要领是:双手在胸前横握冰镐,一手握冰镐三通处,镐尖向下,另一手握冰镐1/3处,双手间距离相当于肩宽。双臂用力将冰镐扎牢于冰面,然后依次移动双脚,反复进行。
德式技术:是比较安全的攀冰方法,与法式技术不同,它采用攀冰技术分为德式技术与法式技术两种。
法式技术:起源早于德式技术,其攀爬特点不同于一般的攀岩技术:它是用一支大冰镐攀爬,所以它采用“两点支撑,一点移动”技术,即用一只脚或一支冰镐支撑身体,移动另一只脚或冰镐,因此它的技术要求比较高,且冰坡超过60度时一般不采用此种方法。法式技术的要领是:双手在胸前横握冰镐,一手握冰镐三通处,镐尖向下,另一手握冰镐1/3处,双手间距离相当于肩宽。双臂用力将冰镐扎牢于冰面,然后依次移动双脚,反复进行。
德式技术:是比较安全的攀冰方法,与法式技术不同,它采用两支小冰镐,这样就和攀岩一样,是“三点固定”。现在大多数攀冰者都采用这种技术。
攀冰注意事项:将冰镐扎入冰面时,不要用力过猛,而且冰镐不要晃动,因为这样会使冰面破裂,影响其稳固性。踢脚时要用力使冰爪尖牢扎入冰面。能否使冰爪牢扎冰面,关系到身体的稳定和攀爬的质量。正确的动作是:提脚的同时以膝关节为轴,利用登山鞋的重量,使脚平稳地前踢,使冰爪的前两个前齿都能扎入冰面。 注意:脚不要上下晃动,这样容易使冰面破碎而不牢固;另外,脚要平直如果呈八字型扎入冰面,就不能充分发挥冰爪的作用。除安全带等必要的保护性措施外,攀冰时还必须配戴头盔,以防碎冰坠落。
该答案来自极限户外网官方网站
5.攀冰试练秘诀有哪些
攀冰像攀岩一样,是一顶大多数人部可以参与的运动。
需要注意的是,你当然不能有恐高症。另外,出于整个攀冰过程中脚踢手劈,力量较小的女士会觉得比较累,但采取了上方保护以后,即便坠落,也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所以,你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试练一下。攀冰技术分为德式技术和法式技术两种:法式技术:起源早于德式技术,其攀爬特点不日于一般的攀岩技术:它是用一支大冰镐攀爬,所以它采用两点支撑,一点移动技术,即用一只脚或一支冰镐支撑身体,移动另一只脚或冰镐,因此它的技术要求比较高,且冰坡超过60度时一般不采用此种方法。
法式技术的要领是:双手在胸前横握冰镐,一手握冰镐三通处,镐尖向下,另一手握冰镐1/3处,双手间距离相当于肩宽。双臂用力将冰镐扎牢于冰面,然后依次移动双脚,反复进行。
德式技术:是比较安全的攀冰方法,与法式技术不同,它采用两支小冰镐,这样就和攀岩一样,是三点固定。现在大多数攀冰者都采用这种技术。
攀冰注意事项:将冰镐扎入冰面时,不要用力过猛,而且冰镐不要晃动,因为这样会使冰面破裂,影响其稳固性。踢脚时要用力使冰爪尖牢扎入冰面。
能否使冰爪牢扎冰面,关系到身体的稳定和攀爬的质量。正确的动作是:提脚的同时以膝关节为轴,利用登山鞋的重量,便脚平稳地前踢,便冰爪的前两个前齿都能扎入冰面。
注意:脚不要上下晃动,这样容易使冰面破碎而不牢固:另外,脚要平直如果呈八字型扎入冰面,就不能充分发挥冰爪的作用。除安全带等必要的保护性措施外,攀冰时还必须配戴头盔,以防碎冰坠落。
攀登的秘诀:抓:用手抓住岩石的凸起部分。抠:用手抠住岩石的棱角、缝隙和边缘。
拉:在抓住前上方牢固支点的前提下,小臂贴于岩壁,抠住石缝,用力下拉引体向上。撑:利用台阶、缝隙或其它地形,以手臂和小臂使身体向上或向左右移动。
推:利用侧面、下面的岩体或物体、以手臂的力量使身体移动。涨:将手伸进缝隙里,用手掌或手指曲屈张。
开:以此抓住岩石的缝隙做为支点,移动身体。蹬:用前脚掌内侧或脚趾的蹬力把身体支撑起来,减轻上肢的负担。
跨:利用自身的柔韧性,避开难点,以寻求有利的支撑点。挂:用脚尖或脚跟挂住岩石,维持身体平衡,使身体移动。
踏:利用脚前部下踏较大的支点,减轻上肢的负担,移动身体。
6.四姑娘山攀冰攻略有哪些
去四姑娘山攀冰,可从成都出发,抵达小金县的日隆镇。日隆离小金县城50公里,是最接近四姑娘山的城镇居民点。下面就去四姑娘山的交通,住宿,景点及冰壁简介来给大家提供这一攻略。
【交通】 前往四姑娘山可从成都出发,抵达小金县的日隆镇。日隆离小金县城50公里,是最接近四姑娘山的城镇居民点。从成都茶店子汽车站出发,购买前往小金的票,票价40-50元,在日隆镇下车即可。由于这段道路一路上山,大概需要7小时左右。
四姑娘山攀冰
抵达日隆后可以搭车或包车前往双桥沟,购买门票的游客可以搭乘旅游车进沟,缺点是时间不定;也可以乘坐观光车进沟,70元/人;如果人多东西多,议价包车是最好的选择,或者直接在路面拦面的或拖拉机也别有趣味。
【住宿】
推荐王幺妹客栈,这里主要接待的是登山、攀冰、攀岩、写生的游客,所以设施设备比较有针对性。房间有浓郁的嘉绒藏族特色,石木结构,冬季还有取暖的火塘,既可取暖,也可供登山、攀冰等户外爱好者交流。
房间有双人间和多人间,价格从90-290元不等;每层楼都有卫生间,卫生间干净并有热水提供;二、三楼有会议室,有电视,可以在里面晒太阳。此外,客栈还提供免费洗衣服务,对于登山、攀冰的人来说,真的非常舒适。
客栈地址: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四姑娘山双桥沟8公里处;联系方式:15882018173、15283728436;QQ:2668033174.
【景点】
双桥沟是目前四姑娘山中唯一不需要骑马就可游览的沟,主要以雪峰、牧场、草地、森林等景观为主。景区内分三段,有20多个景点,可观看到十几座海拨4000多米以上的雪山。前段为杨柳桥、阴阳谷、白杨林带、日月宝镜山、五色山等景点;中段为撵鱼坝,包括人参果坪、沙棘林、尖山子、九架海等景点;后段为牛棚子草坪和长河滩,内有阿妣山、猎人峰、血筑墙垣、械松逸彩、牛棚子、长河坝等景点。其中很多山峰是登山、攀冰爱好者向往的圣地。
【冰壁简介】
雪山老屋,距离离双桥沟公路约有20分钟路程,冰壁高度400-500米,坡度起伏不定。第一段高约150米,坡度相对较小,间或会出现陡峭壁,可进行阿尔卑斯接组攀登或无保护攀登;第二段高约50米,难度较大,特别是后20米,为冰柱路线设置保护点都较困难;第三段高约200米左右,适合阿尔卑斯接组攀登或无保护攀登,部分较难冰壁可尝试先锋攀登。
需要注意的是,这块冰壁处于深沟地形,在冬季气温较低,基本无日照,需要注意防寒;由于路线较长,特别要注意时间管理;而在掌握良好技术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无保护攀登,特别要防止意外发生。最好能熟练掌握双人接组技术,这将大大提高攀爬这一冰壁的效率。
该答案来自极限户外网官方网站
7.冰上行走要注意什么
大致上冰坡行走有两种基本技术:德式技术与法式技术。根据冰坡的陡度,冰的状况以及攀冰者的实力与信心每个人可选择相应的技术。两类技术并不矛盾,绝大多数人都同时采用两种技术。
1、法式技术《平步式》(flat-footing) 平步法:攀冰过程中,尽可能使脚始终与冰面平行,让冰爪上每一个点都踩进冰面。在陡坡上使用这个方法较困难,因为脚踝必须弯得很厉害。 只要掌握了,用法式技术攀登硬雪、较缓与稍陡的冰面最为简单省力。要掌握这种技术,必须有良好的平衡性、协调性,必须果断自信地使用冰爪与冰镐。
平步法简表:* 步法:行进 缓坡0-15度 * 鸭步 缓坡15-30度 * 平步法 中等坡度、陡坡30-65度或更陡
冰镐握法: * 杖式: 缓坡至中等0-40度 * 侧式: 中等35-50度*
锥式: 陡坡45-65度或更高
2、德式技术《前踢式》(front-pointing)
这种技术在攀登东阿尔卑斯山的硬雪和冰坡时,德国、奥地利的登山者改进了这项技术。有经验的攀冰者使用这项技术登上最陡最难的冰坡。掌握这项技术之后,甚至普通攀冰者也能很快攀上用法式技术很难甚至不可攀的地方。
与平步法的优美复杂相反,前踢法直接简单。它与雪坡行走时把脚直接踢进雪坡很像,不同在于,攀冰时是将冰爪踢进冰中,再踏着冰爪上升。掌握得当了,前踢法也很协调,它要求良好的平衡。身体的重量放在冰爪上。无论是踢进冰爪、使用手携工具还是在冰上移动,一定要讲求效率。
两种技术适用的范围是相互重合的。
使用时时应依据冰面状况与攀冰者个人喜好而定。
前踢法使用简表:* 步 法 前踢式45-90度至仰角
冰镐等工具的握法:* 低把式 陡坡45-55度 * 高把式 陡坡50-60度* 锥 式 陡坡45-60度 * 牵引式 极陡60-90度至仰角
踢冰的方法
最佳方式是将靴子笔直向前踢出,不要外八字,那样容易向外滑落。靴后跟要保持水平,这样最前端两个垂直冰爪点才能钻进冰中,与靴前冰爪构成一个安全的平面脚后跟很容易上抬,千万抵制住这个诱惑:因为这样两个垂直冰爪点就被拔起,仅靠前面两个点支撑,很不牢靠,并且小腿会很累。脚跟通常比自我感觉要高,所以当你觉得后跟太低时,极可能你的姿势正好合适。尤其当从陡坡过渡到一个缓坡时,人更容易自然地抬高脚跟,放松注意力,加快速度。这是最容易出事的时候,因为此时冰爪极易从冰中滑松。用力踢冰面一般都能让冰爪锲进冰中,除非冰硬到极点,用力太猛、踢的次数太多只是白白消耗体力,还可使冰裂开。脚踢进后不要移动,否则会旋出冰面。
握镐的方式: * 低把式:冰坡比较陡但并不长时,只需几步前踢即可攀上时,采用抵把握镐。用自救方式握住冰镐横口,将镐尖砸入腰侧附近的冰中,帮助平衡。这种姿态可以使人与冰壁保持一定距离,受力点在脚上,从而正确使用前踢法。* 高把式:如果冰壁过于陡峭,冰镐固定到腰部比较困难,此时应采用高把式。手以自我制动方式握住镐头,将镐尖扎入肩上的冰中。高把式适用于硬雪或较软的冰。* 锥式:坡度更大、冰更坚硬时,此时不宜再用高把式,而应用锥式。这一点与平步法类似。一脚上、一脚在下站稳,手握冰镐反把挥动冰镐利用惯性把镐砸入冰中,越高越好。冰镐固定住后借冰镐保持平衡,脚用前踢法向上攀,冰镐先在头顶,随着身体上升,手在把上越握越高,上到足够吭时改用自我制动的方式握住搞头。最后,在横刃处换 手,用另一只手握住镐头,成抵把式。当镐只到腰部时将镐拔出,重新向上砸,方法同上。
垂直引体(牵引式):攀最陡最硬的冰壁须使用冰镐牵引法。手气在靠近镐把底部的地方,砸入高处的冰中,脚用前踢法上升,手拉着镐上来。
在特别硬的冰和特别陡的坡上,用两个冰上用具就很有必要了,否则在砸冰镐时难以平衡。在前踢法中用两个攀冰工具也是完全可能的,因为除了锥式方法上,其他方法都只要求单手握镐。
该答案来自极限户外网官方网站
8.攀冰装备及平行攀登技术有哪些
攀冰是一项需借助装备、器材进行的运动,对装备质量的要求高,而且还得正确使用专用装备器材。攀冰装备主要包括冰镐、冰爪、高山靴、绳索和安全带、头盔、冰锥、铁锁、下降器等装备。
攀冰是一项需借助装备、器材进行的运动,对装备质量的要求高,而且还得正确使用专用装备器材。攀冰装备主要包括冰镐、冰爪、高山靴、绳索和安全带、头盔、冰锥、铁锁、下降器等装备。 冰镐:主要用来自我保护和维持身体平衡。攀冰专用的冰镐具有重量轻、长度短(40-50)厘米、镐尖角度可调并容易控制等特点。冰镐把的形状有直把和弯把,在近于垂直的冰壁上攀登时,弯把冰镐的应用比较广泛,它不仅使手腕得到充分休息,而且还避免了手与冰面相碰。75度以下冰壁直把镐优于弯把冰镐。 冰爪:冰爪以两种形式为主,双片冰爪,由前后两部分通过中间的连接片连接,并可调节大小,适合在不太陡的冰雪上行走;攀冰专用冰爪与普通登山用的冰爪不同之处在于:前齿直立有锯状小齿,更容易踢入直立冰壁,当前齿插入冰壁时减少了摆动。冰爪设计为一整体,在攀登过程中可作为平台利用。冰爪在使用时必须通过调节,非常合适地紧扣在高山靴上。要保持前爪的锋利。有些新购买的冰爪爪齿需要开刃。要保持冰爪各爪齿的原始方向不能变化。在攀登前一定要检查冰爪前齿是否有裂缝或其它损伤,各连接部位是否坚固,不得有任何松动。 高山靴:在攀冰时,多选用硬塑料外壳的双套靴,它重量轻、强度大、保温性能出色。高山靴由强韧的塑料外壳、坚硬的鞋底和柔软保暖的保温内套组成。穿着舒适、安全可靠并经久耐用。
绳索和安全带:攀冰用的绳索最好选用10毫米以上防水绳,它可以有效避免使用过程中绳索吸水而增加重量。安全带最好用攀岩用的阿尔卑斯式。
头盔:攀冰时,从冰壁上脱落,或冰镐刨冰时较大的冰块飞溅脱落而击中攀登者的头部是经常发生的,因此在攀冰时必须佩戴专用的头盔。
冰锥:冰锥主要用来在冰雪峭壁上做保护点使用。冰锥的形状和大小有各种规格,攀冰时应携带各种不同长短的冰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规格。现在攀冰运动所用的钛合金管状螺旋冰锥使攀冰的安全系数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且在冰面上安置既快捷又容易。
铁锁和下降器:攀保护所用的铁锁、下降器,可提供安全有效的保护。
其它装备:攀冰是冬季室外进行的运动。轻便、保暖和操作方便是攀冰服装的基本要求。攀冰一般戴两种手套,外层防风、防水手套,内层毛或绒且保暖的手套。手套碗口最好有封口以防脱落,一般要求攀登者另备一副手套以便在需要时及时更换。
平行攀登技术
脚的正确姿势是站在同一水平线上,相互距离肩宽,这种姿势比较稳定也自然舒适。向上举起一只冰镐砸高,但注意略往身侧一些,不要被滚下的冰块砸到或被松了的冰镐砸伤。接着以同样方式砸入另一只冰镐。从背后看你的身体像一个“X”。双脚在同一高度,脚跟略向下,手臂笔直伸向上方。向上时要注意使用冰爪的力量,双手拉住镐借力而上,拉时略略向外,这样冰镐会咬得紧一些。为了节省体力,你可以套着腕环,把体重放在环上,不必用手紧握镐把。
抓紧冰镐,牵引向上同时使用前踢法,然后再向上先后砸出冰镐,身体再次形成X。如此反复。注意踢出冰爪与砸出冰镐时,动作要干脆,讲究技巧。平衡与动作的协调缺一不可。遇到冰上的突起或小的仰角时,可以试用“猴式悬挂”法,从“X”形开始,脚用前踢法上升一步,但身体并不上升,成弓形。把一只冰镐放松--但千万不要拔出。这时脚向前用力,手借着双镐,身体站直(或近乎站直),与此同时流畅地拔出已松的冰镐,往上击去。固定后握住这只镐的手可以松开,只用腕结套住即可,放松手臂。拔出另一只镐,向更高处击入,此时人恢复到X型。
该答案来自极限户外网官方网站
9.直冰攀登技巧
直冰攀登技巧
攀登垂直冰壁需要力量、技术和勇气。攀登者必须对自己充满自信,坚信自己可以征服所要攀登的路线。إ
每个攀登都必须清楚,攀登冰壁是一项技术复杂而又危险的运动,特别是先锋攀登的第一人如果脱落将很危险,所以攀登冰壁时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冰壁,而不应超出自己的水 平。提高攀登冰壁水平的方法就是利用上方保护加强练习,使自己熟练掌握技术并且得以提高。إ
攀冰时,保持身体平衡及用力均匀可使攀登者减少恐惧感。攀登时一定要掌握好攀登节奏和对冰壁状况的了解,对自己每一步落点应做到心如明镜。这项运动要求攀登者在攀登时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如果对先锋攀登心存犹豫,最好暂时放弃这种方式。إ
在攀冰时,冰镐所处位置不能太高。如果感觉脚下所有力量都在脚尖时,说明冰镐所处位置高了,这样容易造成冰爪前钉在冰里踩不稳。冰爪与冰壁的接触应呈 90度角,脚后跟稍微向下一点。إ
当所攀冰壁质量很好并且很厚,可采用力量法进行攀登。其要点是把冰镐在举在肩后挥舞起来,用力把镐尖劈入冰面。这种攀登的好处是借助惯性和胸部肌肉而节省身体其它部位能量。这种技术注意的一点是冰镐尖须垂直劈入冰壁,并且力量要集中在一点。إ
当攀登的冰壁较薄时,可用冰镐尖轻敲冰壁打出一个小洞,然后把冰镐尖挂入小洞,切记这种情况下冰镐不能急出急进。当脚到达这个高度时,可把冰爪的一个前钉放入小洞里,这样既省力又牢固。إ
正常的操作程序是用双镐劈入冰壁后再起双脚并反复重复同样的动作。有的攀登者在选择好冰镐劈入地方后,更愿意脚上移的同时把冰镐劈入冰壁。这种攀登虽有点冒险,但实际上这种攀登所处重心最稳。不要怕冒险,当学会这种攀登法后,就会觉得它是那么省力和容易。 攀登时脚所在的位置不要太高,位置太高攀登者姿势将呈半蹲状,这给摘取冰镐带来困难。 攀登中要求腰部也不超过手握冰镐的高度,在合适地方把手放在冰镐把上或冰镐顶部取出冰镐。取冰镐时要垂直方向移动冰镐,待松动后方可取出。取冰镐时不能在冰里左右来回扭动,这样可能会造成冰镐在冰中断裂。إ
攀登中要注意寻找冰面上凹凸不平的地方,可使攀登者轻松放松冰镐和冰爪。إ
若有人在此前攀登过同样的路线,最好利用前面攀登者用过的地方来放冰镐和冰爪,这样强以节省很多体力。إ
攀冰时很难找到合适地方休息,最好的地方是象烟囱状的半圆地形,可以把两脚使劲向外踏,身体重量放在腿上来休息,而上肢此时起到的作用仅是用冰镐维持身体平衡。另一种休息方式是猴吊式,即劈入冰镐后双臂拉直,重心放在脚上,双脚抬高使身体呈弧形。两只冰镐所处高度一致,左脚前齿踢入冰壁,右脚抬起与腰部高度一致,全脚接触冰壁,此时右脚和右腿呈休息状,然后两腿交替状态。但勿在一个位置休息太久以免身体冻僵。إ
攀冰时保护点的设置应考虑冰面质量、合适的站立位置以及合适的距离,要做到心中有数。 在垂直冰壁上安置冰锥是一项困难的工作,也是攀冰者必须掌握的技术。一般保护点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6米,否则与无保护攀登无异。
攀登者在冰壁上安置冰锥有三种方法:إ
1、一只冰镐先劈入冰面,手握镐把,脚下踩牢,身体拉直。另一只手用冰镐凿出一个小洞放进冰锥,然后锤入或旋进。安全起见,挂在冰壁上的冰镐最好与安全带相连;
2、一只冰镐劈入冰面后,使冰镐腕带比肩稍高,一只胳膊套入腕带内至肘部,然后两只手安放冰锥;
3、两只冰镐劈入冰面与安全带相连,两手安放冰锥。إ
冰柱攀登更富挑战性、更刺激;无保护攀登是许多高手攀冰喜欢的方式,需要攀登者不仅具有高超的技术、体力,还要很好地分配体力、充分利用各种地形进行休息和放松,但均非初学者所能涉及。
10.户外攀岩运动需要注意什么
技术装备 攀岩是一项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运动,但可以使其在安全的范围内进行。
安全保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 合格的装备 由于攀岩是项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运动,从此项运动诞生之日起,人们就开始在不断地研制生产各种为攀登者提供安全保证和便于此项运动开展的各种装备和器械。 攀岩装备分保护性和辅助性两大类:保护性装备包括主绳、安全带、铁索、绳套、头盔、下降器及上升器等,因所有这些装备涉及到攀登者的生命安全,在购买和选用时必须注意其质量,一般地,有国际攀登委员会(UIAA)认证标记或欧洲标准(CE)标记的都能保证安全;辅助性装备包括攀岩专用鞋、防滑粉袋等,这类装备可凭自己的感觉去挑选。
● 正确的操作方式 这包括怎样正确地使用各种装备、怎样规范的去为伙伴做技术保护、怎样合理有效地进行攀登等。 ● 丰富的经验 参与者在进行攀登的过程中,应不断地积累攀登、保护等各方面的经验,并培养对可能产生危险情形的预见性,如脱落的过程中怎样进行自我保护、在自然岩壁攀岩要注意有没有可能被上面掉下的碎石击中等。
装备介绍: 1、主绳 攀岩最直接的危险来自于冲坠,主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主要手段。 a)、用途:为攀登者与保护者之间建立一种可靠的远程联接,或为操作者提供安全的平衡过渡。
b)、分类及适用范围 ● 动力绳:主要用于攀岩。 ● 静力绳:主要用于探洞。
c) 、动力绳性能指标 ● 直径:9.5~12mm,常用的为10mm或10.5mm。 ● 抗拉力:22~30kN。
● 弹性系数:6%~8%。 注:冲坠系数=坠落距离/有效绳长。
d)、静力绳性能指标 ● 直径:9.5~12mm,常用的为10mm或10.5mm。 ● 抗拉力:22~30kN。
● 弹性系数:≈0。 e)、使用注意事项 ● 应经过国际攀联(UIAA)的认可。
● 个人装备,不准转借。 ● 存放于阴凉、干燥处。
● 每次使用前进行检查,当被落石击中立即进行检查。 ● 使用时,绝对避免放在锐利的岩角上进行横向切割。
● 使用时,不准踩、拖或当坐垫,以防岩屑、细沙留在纤维里面,缓慢切割绳子,这种伤害是肉眼无法看到的。 ● 避免接触油类、酒精、汽油、油漆、油漆溶剂和酸碱性化学药品。
● 严禁购买旧绳子。 2、安全带 a)、用途:为攀登者和保护者提供一种舒适、安全的固定。
b)、分类及适用范围 ● 可调式:用于登山、攀冰、攀岩场馆。 ● 不可调式:用于个人攀岩。
c)、使用注意事项 ● 分清上下、里外、左右,不可颠倒、扭曲。 ● 选择大小相配,松紧适度。
● 腰部带子必须反扣回去,反扣的带子长度大于8厘米。 ● 穿好后必须进行检查。
● 攀登过程中不能解开安全带。 ● 装备挂环不能用于任何形式的保护。
● 尽量不购买二手货。 3、铁锁 a)、用途:在保护系统中作刚性连接。
b)、分类及适用范围 ● 丝扣锁:用于相对永久的保护点。 ● 简易锁:用于临时性的保护点。
c)、性能指标 ● 纵向拉力:大于20kN。 ● 横向拉力:大于7kN。
● 开门拉力:大于7kN。 d)、使用注意事项 ● 保证纵向受力。
● 丝扣锁在使用过程中要拧紧丝扣。 ● 尽量避免坠落,若坠落高度超过8m,并撞击到硬物,就要报废。
4、绳套 a)、用途:在保护系统中作软性连接。 b)、分类及性能指标 ● 机械缝(Sling):抗拉力达22kN。
● 手工打结(Runner):抗拉力随扁带(或圆绳)的性质及打结的方式不同而改变,很难达到20kN。 5、下升器(保护器) a)、用途:在保护和下降中,通过它与保护绳产生的摩擦力来减小操作者所需的握力。
b)、分类及适用范围 ● "8"字环:最常用的下降器。 ● GRIGRI:可以自锁的下降器。
6、攀岩鞋:辅助装备,鞋底采用特殊的橡胶,摩擦力大。使用时应选择小得足以让脚感觉到很紧,这样能使脚成为一个整体,有有利于用力。
7、镁粉及粉袋:辅助装备,吸收手上的汗汁和岩壁表面的水份,以增大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