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压氧疗法的注意事项
1.每次治疗结束,患者出舱后,除应对患者进行病情询问与必要的检查外,还应对氧舱及各有关装置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消毒,为下次使用做好准备工作。
2.进舱治疗的患者人数必须严格控制,按人均占有舱容计算,不得低于国家标准(GB—12130—1995)所规定的人均舱容。
3.用空气加压的氧舱内氧浓度必须严格控制在25%以内,在吸氧治疗过程中要不断监测舱内氧浓度并予以记录。最好配备两部氧浓度监测仪,以便相互对照测试,确保准确无误。
4.防止火灾。严禁火种(火柴、打火机等)、易燃或易爆物品带入舱内。舱内禁用一切可能发生明火或火花的医疗设备(如电烙器、除颤起搏器等)有可能产生电火花的特殊医疗设备,必须在舱内氧浓度不高于25%的情况下使用。进入任何一种氧舱的人员,都应换穿不引起静电火花的衣物。
5.人员进舱前要排空大小便。手表、钢笔等物不宜带入舱内,以免受压造成损坏。
6.舱内若用气囊式供氧装置吸氧时,严禁拍击、挤压气囊,以免导致压力骤增造成肺气压伤。
7.在舱内高压下抢救危重患者时,必须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静脉输液宜用开放式吊瓶,如用密闭式输液瓶,则在加压前应将一长空心针插入到液平面以上,在加压过程中注意调节流体滴速和适当调高墨斐管内的液面,防止气体进入静脉。10ml以上的安瓿,应在舱外开启后经递物筒送入舱内。
8.加压前患者身上所带各种引流管均需夹闭,防止压缩空气进入引流腔内,减压后再行开放。如有带气囊的气管插管,于减压前需将气囊夹开放,减压后再行注气。
9.HBO治疗的全过程中岗位人员不得擅离职守,对讲机必须始终保持舱内外可随时进行通讯联络,通过观察窗或电视监视系统随时观察舱内患者的情况。抢救危重患者时,舱外必须有2人以上值班。
10.经常保持舱内清洁卫生,每次使用后要用紫外线消毒,定期用清洁消毒液擦洗舱内用具。手术前后或抢救危重患者之后应及时清洗消毒。治疗厌氧菌等特殊感染的患者后,应按厌氧菌消毒常规进行舱内消毒。
11.新购氧舱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2130—1995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临床使用。
2.高压氧治疗的注意事项
一般来说,凡是缺氧、缺血性疾病,或由于缺氧、缺血引起的一系列疾病,高压氧治疗均可取得良好的疗效;某些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高压氧治疗也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是高压氧治疗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高压氧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由于压力的不同,吸氧浓度的不同,治疗效果不同;不同的疾病可能选择不同的治疗压力和吸氧方式。
2、高压氧单独治疗疾病的情况是少见的:目前就供氧角度来说,高压氧其最经济,最确实,最安全的供氧方式是任何其他方法无法替代的。尽管这样,高压氧也要根据不同的疾病,结合不同的药物,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3、每种疾病都有其最佳治疗时机:每种疾病何时开始治疗是十分关键的,在最佳治疗时机期间,疗效较好,远离了最佳治疗时机,疗效就要打折扣了。如高压氧结合其他药物对急诊和/或早期突聋和面瘫的治疗极其有效,但如果病人在数月或数年之后才来治疗,其疗效可想而知。
4、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不同的治疗时程:每种疾病治疗多长时间,是根据该种疾病的性质和病人的个体差异而定的。对于普通的肢体外伤,缺氧、缺血组织的成活多在两周左右就可见分晓了;对于冠心病这样的心血管疾病,一个月左右病人会发现心前区不适减少了,减轻了,用药少了;但对于神经系统的疾病,如脑损伤,轻的病人数星期,重的病人可能要数月;对于植物状态的治疗有时可达半年以上。
5、每次吸氧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60-90分钟,要采取间接吸氧,避免氧中毒。另外,患者不得将火柴、打火机、易燃、易爆物品带入舱内,不能穿化纤衣物进舱,以免发生火灾。患者进舱前不吃产气多的食物,如豆制品、薯类等。进舱前还应排空大小便。患者要服从医务人员的安排,掌握吸氧的方法。治疗中发现异常,应通过舱内电话与医护人员联系。
3.做高压氧舱需要注意什么
接受高压氧治疗至少须注意以下几点:
⑴进舱前应排空大、小便,不得穿着化纤衣物;
⑵禁止使用发油、发型固定剂、口红、面乳、指甲油等含油脂化妆品;
⑶尽量不要饱餐后立即行高压氧治疗,进舱前不吃易产气食物;
⑷严禁带入火种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品;
⑸不得带入钢笔、手表、提包、BP机、MP3、MP4、移动电话及电动玩具等杂物;
⑹在加减压过程中,应做好耳咽管调压动作,如捏鼻鼓气、吞咽、咀嚼等。如耳痛不能消除,立即报告操舱人员;
⑺熟悉吸氧面罩及通讯装置的使用方法;
⑻治疗时出现任何不适,应及时报告,听从医护人员的处置;
⑼保持舱内整洁,不随地吐痰及乱扔杂物;
⑽不要在舱内喧闹,不要擅自扳弄舱内设备,以确保安全治疗;
⑾ 减压过程中,严禁屏气。
4.高压氧注意事项都会有哪些
高压氧治疗的禁忌症:
1:未经处理的气胸、纵膈气肿者。
2:活动性内出血及出血性疾病。
3:脑外伤伴脑脊液漏者。
4:重度肺气肿、肺大泡者。
5:结核性空洞形成并咯血者。
6:重度上呼吸道感染者。
7:未经处理的恶性肿瘤患者。
8:视网膜剥离者。
9:重度鼻窦炎。
10:早期妊娠(3个月内)。
11:血压过高者(>170/100mmHg)。
12: 心动过缓者(13:心脏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
<;西藏氧知元>
5.高压氧疗法的注意事项
1.每次治疗结束,患者出舱后,除应对患者进行病情询问与必要的检查外,还应对氧舱及各有关装置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消毒,为下次使用做好准备工作。
2.进舱治疗的患者人数必须严格控制,按人均占有舱容计算,不得低于国家标准(GB—12130—1995)所规定的人均舱容。
3.用空气加压的氧舱内氧浓度必须严格控制在25%以内,在吸氧治疗过程中要不断监测舱内氧浓度并予以记录。最好配备两部氧浓度监测仪,以便相互对照测试,确保准确无误。
4.防止火灾。严禁火种(火柴、打火机等)、易燃或易爆物品带入舱内。舱内禁用一切可能发生明火或火花的医疗设备(如电烙器、除颤起搏器等)有可能产生电火花的特殊医疗设备,必须在舱内氧浓度不高于25%的情况下使用。进入任何一种氧舱的人员,都应换穿不引起静电火花的衣物。
5.人员进舱前要排空大小便。手表、钢笔等物不宜带入舱内,以免受压造成损坏。
6.舱内若用气囊式供氧装置吸氧时,严禁拍击、挤压气囊,以免导致压力骤增造成肺气压伤。
7.在舱内高压下抢救危重患者时,必须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静脉输液宜用开放式吊瓶,如用密闭式输液瓶,则在加压前应将一长空心针插入到液平面以上,在加压过程中注意调节流体滴速和适当调高墨斐管内的液面,防止气体进入静脉。10ml以上的安瓿,应在舱外开启后经递物筒送入舱内。
8.加压前患者身上所带各种引流管均需夹闭,防止压缩空气进入引流腔内,减压后再行开放。如有带气囊的气管插管,于减压前需将气囊夹开放,减压后再行注气。
9.HBO治疗的全过程中岗位人员不得擅离职守,对讲机必须始终保持舱内外可随时进行通讯联络,通过观察窗或电视监视系统随时观察舱内患者的情况。抢救危重患者时,舱外必须有2人以上值班。
10.经常保持舱内清洁卫生,每次使用后要用紫外线消毒,定期用清洁消毒液擦洗舱内用具。手术前后或抢救危重患者之后应及时清洗消毒。治疗厌氧菌等特殊感染的患者后,应按厌氧菌消毒常规进行舱内消毒。
11.新购氧舱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2130—1995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临床使用。
6.高压氧有什么注意事项
1、高压氧不是一个固定的模式:由于压力的不同,吸氧浓度的不同,治疗效果不同;不同的疾病可能选择不同的治疗压力和吸氧方式。
2、高压氧单独治疗疾病的情况是少见的:目前就供氧角度来说,高压氧其最经济,最确实,最安全的供氧方式是任何其他方法无法替代的。 尽管这样,高压氧也要根据不同的疾病,结合不同的药物,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3、每种疾病都有其最佳治疗时机:每种疾病何时开始治疗是十分关键的,在最佳治疗时机期间,疗效较好,远离了最佳治疗时机,疗效就要打折扣了。如高压氧结合其他药物对急诊和/或早期突聋和面瘫的治疗极其有效,但如果病人在数月或数年之后才来治疗,其疗效可想而知…4、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不同的治疗时程:每种疾病治疗多长时间,是根据该种疾病的性质和病人的个体差异而定的。
对于普通的肢体外伤,缺氧、缺血组织的成活多在两周左右就可见分晓了;对于冠心病这样的心血管疾病,一个月左右病人会发现心前区不适减少了,减轻了,用药少了;但对于神经系统的疾病,如脑损伤,轻的病人数星期,重的病人可能要数月;对于植物状态的治疗有时可达半年以上。 5、每次吸氧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60-90分钟,要采取间接吸氧,避免氧中毒。
另外,患者不得将火柴、打火机、易燃、易爆物品带入舱内,不能穿化纤衣物进舱,以免发生火灾。患者进舱前不吃产气多的食物,如豆制品、薯类等。
进舱前还应排空大小便。 患者要服从医务人员的安排,掌握吸氧的方法。
治疗中发现异常,应通过舱内电话与医护人员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