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请示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不抄送下级。请示是上行公文,行文时不得同时抄送下级,以免造成工作混乱,更不能要求下级机关执行上级机关未批准和批复的事项。
2.不越级请示。这一点,请示与其他行政公文是一样的。如果因特殊情况或紧急事项必须越级请示时,要同时抄送越过的直接上级机关。除个别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请示”一般不直接呈送给领导个人。
3.单头请示。请示只能主送一个上级领导机关或者主管部门。如果需要,可以抄送有关机关。这就可以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
4.一文一事。一份请示只能写一件事,这是《办法》所规定的,也是实际工作的需要。如果一文多事,就可能导致受文机关无法批复。
注:如果附件与公文正文装订在一起,主题词可放在附件的后面;如果附件不与公文正文装订在一起,主题词应放在公文正文的最后,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出公文的发文字号,字号后接着标识“附件”或者“附件及序号”,如本格式式样。
2.写作请示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ve7uo4 请示公文是一种下级向上级请求指示、批准的上行文,在社会正常的工作程序和结构中,与其他种类的公文一样,有着自己特殊的功用与意义。
尤其在当今特定的历史时期,网络技术带来了人类社会的全面改变与发展,中国社会出现了许多从来不曾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社会工作也面对更多政策明确规定以外的情况。请示公文的写作与运用,需要得到更新的认知与重视。
在当下实际工作场景中,下级单位遇到超出自己部门职权以外的事务,需要上级批准,或涉及多个部门和地区的事情,需要上级协调,这样的情形已变得日常而频繁。在新的形势和不断加快的社会节奏中,请示公文的写作与呈报,在量大的同时,必须注意到质的提高。
为了让上级机关迅速了解请示的情况、知晓请示的意见、明晰请示者的立场,以便及时答复、批示或批准,需注意在写作中避免以下几种情况的出现:一、因个性化写作而不遵守规范性新媒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不断出现,写作更趋于个性化。但规范性是所有公文写作必须遵循的共性要求。
为了便于工作事务的处理,提高工作效率,顺利完成社会机构间信息的交流与沟通,规范性能删简工作过程中的细枝末节,使有关人员能将注意力集中到公文的核心部分规范而格式化的公文内容与形式,帮助加快公务处理的速度。对请示公文的写作来说,规范主要体现为遵守一定的格式。
如按首部标题及主送单位,正文,尾部发文机关、日期的前后顺序排列;注意标题的两种写作格式:由请示单位、请示事由、文种组成,如《*市。
3.请示公文写作的注意事项
请示公文是一种下级向上级请求指示、批准的上行文,在社会正常的工作程序和结构中,与其他种类的公文一样,有着自己特殊的功用与意义。
尤其在当今特定的历史时期,网络技术带来了人类社会的全面改变与发展,中国社会出现了许多从来不曾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社会工作也面对更多政策明确规定以外的情况。请示公文的写作与运用,需要得到更新的认知与重视。
在当下实际工作场景中,下级单位遇到超出自己部门职权以外的事务,需要上级批准,或涉及多个部门和地区的事情,需要上级协调,这样的情形已变得日常而频繁。 在新的形势和不断加快的社会节奏中,请示公文的写作与呈报,在量大的同时,必须注意到质的提高。
为了让上级机关迅速了解请示的情况、知晓请示的意见、明晰请示者的立场,以便及时答复、批示或批准,需注意在写作中避免以下几种情况的出现: 一、因个性化写作而不遵守规范性 新媒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不断出现,写作更趋于个性化。但规范性是所有公文写作必须遵循的共性要求。
为了便于工作事务的处理,提高工作效率,顺利完成社会机构间信息的交流与沟通,规范性能删简工作过程中的细枝末节,使有关人员能将注意力集中到公文的核心部分——规范而格式化的公文内容与形式,帮助加快公务处理的速度。 对请示公文的写作来说,规范主要体现为遵守一定的格式。
如按首部——标题及主送单位,正文,尾部——发文机关、日期的前后顺序排列;注意标题的两种写作格式:由请示单位、请示事由、文种组成,如《*市人民政府关于***的请示》,或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如《关于寒假期间开展帮困活动的请示》;对应社会机构“上下”分层与“左右”平行结构的批准与呈转请示,都应包括理由、内容和结语三个主要部分。而在请示理由部分,注意简要阐述请示的背景或根据,概括请示事项,以“现……报告如下:”作结;请示内容部分包含请示事项、阐明道理或事实等内容;请示结语部分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常用“是否妥当,请批示”、“特此请示,请审批”、“如无不妥,请批转有关单位执行”等语句。
这些是任何有意个性化的请示行文,都应该遵守的规范体例。 二、因体现主观性认识而忽略客观性表达 请示毕竟是由围绕单位事务而由人写作的公文,所以其中的主观性必然存在。
比如在文字的运用、句式的排列、段落的逻辑、语气的谦恭等,会因人而异。但请示是关于社会事务信息交流与联系的一种工作应用文,其表述与传递的内容的客观性——实际工作事务及处理,使得请示公文写作,是非虚构的、客观的;其上行文的“身份”,还使请示在行文中,需杜绝过于外显、强烈的主观色彩,避免让上级部门留下给其施压的印象,而影响到请示的及时批复。
不管是请示理由对背景和原因的简述,还是请示内容中事项与道理的提出、请示结语的使用,都应建立在真实、可信并可行原则基础上:背景及原因是客观存在的,而非想象与杜撰;请示的内容中,事项列举既是客观呈现,亦可在未来进行操作,道理的阐释则符合社会逻辑与规律,虚非假想而务实;请示结语要表达请示要求与目的等。虽然间以适当的主观性,比如在阐述请示事项与道理时,以言真意切而晓之于理,以深刻的认识而动之以情,有时能更容易打动上级,以获批复。
但切记要把握好请示的客观性涵容,忌以掺杂过多感情性的主观描述与表达,扰乱了上级对请示事实及道理的判断,比如“我们认为”、“一定要”等语词的运用需谨慎,请示行文的主观性若引起上级部门的反感,会使请示的批准、转呈被耽搁,或不予批复而转回。 三、因注重详尽性陈述而缺少简要性概括 有时,不是每个请示都可用三言两语阐述清楚的。
作为一个单位的设想和建议,当其请示内容的事项较为复杂,道理不易说清楚的时候,下级部门偏向于对事项及原因等,进行详细而周全的阐述,唯恐有所遗漏。当然,为了事项排列详细,运用分条分项的写法,采用事实和事理两类论据进行阐述,这都是可取的。
因为具体、明晰的事项,周密而充分的说理,能使上级对该请示引起重视,对请示的内容了然于心,从而下定决心答复、批示或批准。但详尽的陈述与表达,并不是动辄千言。
为了得到快捷、有效的批准或转呈,请示更需要简明、扼要。 请示要一文一事。
一文多事,容易导致请示的重心不定。 请示理由可用导语形式,一句话即予说明。
请示内容是请示公文的重心,写作时,要注意使用概括性的书面语言,有顺序、有层次地排列请示事项,要用简省而逻辑严密的文字阐明道理。 另外,简短请示中,其后不需要加上相关过渡语;请示内容可根据请示的情况有无条文可依据,是知会还是请示,而决定仅提出请示事项,还是包括阐明道理之两项等。
这些对简要性的强调,无非是为了上级在面对越来越多的请示文件时,能更方便、更顺利,也更迅速地读完请示,做出批复。 在不断加快的社会节奏中,明确请示的写作目的,避开其写作的误区,不仅可以事半功倍,而且也是时代对请示公文写作提出的新的要求:探索之、实践之,将对未来相关社会事务的处理大有裨益。
4.写作请示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不抄送下级。
请示是上行公文,行文时不得同时抄送下级,以免造成工作混乱,更不能要求下级机关执行上级机关未批准和批复的事项。2.不越级请示。
这一点,请示与其他行政公文是一样的。如果因特殊情况或紧急事项必须越级请示时,要同时抄送越过的直接上级机关。
除个别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请示”一般不直接呈送给领导个人。3.单头请示。
请示只能主送一个上级领导机关或者主管部门。如果需要,可以抄送有关机关。
这就可以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4.一文一事。
一份请示只能写一件事,这是《办法》所规定的,也是实际工作的需要。 如果一文多事,就可能导致受文机关无法批复。
注:如果附件与公文正文装订在一起,主题词可放在附件的后面;如果附件不与公文正文装订在一起,主题词应放在公文正文的最后,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出公文的发文字号,字号后接着标识“附件”或者“附件及序号”,如本格式式样。
5.请示的写作要求
请示的写作要求为:1、一文一事。
一份请示只能写一件事,这是《办法》所规定的,也是实际工作的需要。如果一文多事,可能导致受文机关无法批复。
2、单头请示。请示只能主送一个上级领导机关或者主管部门。
如果需要,可以抄送有关机关。这就可以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
3、不越级请示。这一点,请示与其它行政公文是一样的。
如果因特殊情况或紧急事项必须越级请示时,要同时抄送越过的直接上级机关。除个别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请示一般不直接送领导个人。
4、不抄送下级。请示是上行公文,行文时不得同时抄送下级以免造成工作混乱,更不能要求下级机关执行上级机关未批准和批复的事项。
扩展资料:请示是“适用于向上级请求指示、批准”的公文。请示属于上行文。
凡是本机关无权、无力决定和解决的事项可以向上级请示,而上级则应及时回复。是应用写作实践中的一种常用文体。
请示可分为三种。请求指示的请示、请求批准的请示、请求批转的请示。
请示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必须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的行文。2、请示的问题必须是自己无权作出决定和处理的。
3、必须是为了向上级请求批准。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请示。
6.请示规则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请示 1、掌握请示的用途: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决断、指示、批示或批准事项所使用的呈批性公文。 2、了解请示的分类;根据内容、性质的不同,请示分为请求指示的请示、请求批准的请示。 3、重点掌握请示的写法: (1)标题。请示的标题一般有两种构成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另一种是由事和文种构成。 (2)主送机关。请示的主送机关是指负责受理和答复该文件的机关。每件请示只能写一个主送机关,不能多头请示。 (3)正文。其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和结语等部分组成。 1)开头。主要交代请示的缘由。它是请示事项能否成立的前提条件,也是上级机关批复的根据。原因讲的客观、具体,理由讲的合理、充分、上级机关才好及时决断,予以有针对性的批复。 2)主体。主要说明请求事项。它是向上级机关提出的具体请求,也是陈述缘由的目的所在。这部分内容要单一,只宜请求一件事。另外请示事项要写的具体、明确、条项清楚,以便上级机关给予明确批复。 3)结语。应另起段,习惯用语一般有“当否,请批示”,“妥否,请批复”,“以上请示,请予审批”或“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各部门研究执行”等。 (4)落款。一般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个项目内容。标题写明发文机关的,这里可不再署名,但需加盖单位公章,成文时间****年**月**日。 4、掌握撰写请示应注意的事项: 第一, 要正确选用文种; 第二, 要做到一文一事。 第三, 要避免多头请示。 第四, 要避免越级请示。 5、掌握报告与请示的区别 第一,具体功用不同; 第二,内容含量不同; 第三,行文时机不同。
请示的格式及写作规范
“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复时使用的频率极高的一个上行文种。
“请示”按其行文目的、作用的不同,基本上分为两类:
一.是直请性的请示,即直接向自己的上级领导或指导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事项;
二.是批转性的指示,即把有关某一方面工作的意见,以“请示”上报给上级机关,要求批转给有关单位予以办理。
标准格式(1)
XX的请示
XX办公室:(顶格书写)
由于(省略)————————————————————————————————————————————————————————————————————————————————————————————————————————————————————————————————。
——————————————————————————————————————————————————————————————————————————————————。
妥否,请批示。
X X科室
二O O 七 年 六 月 八 日